為應對Chiplet集成挑戰,中清航科推出自主知識產權的混合鍵合(HybridBonding)平臺。采用銅-銅直接鍵合工藝,凸點間距降至5μm,互連密度達10?/mm2。其測試芯片在16核處理器集成中實現8Tbps/mm帶寬,功耗只為傳統方案的1/3。中清航科研發的納米銀燒結膠材料突破高溫封裝瓶頸。在SiC功率模塊封裝中,燒結層導熱系數達250W/mK,耐受溫度600℃,使模塊壽命延長5倍。該材料已通過ISO26262認證,成為新能源汽車OBC充電模組優先選擇方案。存儲芯片封裝求快求穩,中清航科接口優化,提升數據讀寫速度與穩定性。上海陶瓷基芯片封裝

針對TMR傳感器靈敏度,中清航科開發磁屏蔽封裝。坡莫合金屏蔽罩使外部場干擾<0.1mT,分辨率達50nT。電流傳感器精度達±0.5%,用于新能源汽車BMS系統。中清航科微型熱電發生器實現15%轉換效率。Bi?Te?薄膜與銅柱互聯結構使輸出功率密度達3mW/cm2(ΔT=50℃)。物聯網設備實現供能。中清航科FeRAM封裝解決數據保持難題。鋯鈦酸鉛薄膜與耐高溫電極使1012次讀寫后數據保持率>99%。125℃環境下數據保存超10年,適用于工業控制存儲。半導體封裝外殼企業芯片封裝成本壓力大,中清航科材料替代方案,在降本同時保性能。

中清航科芯片封裝的應用領域-汽車電子領域:汽車電子系統對芯片的可靠性和穩定性要求極為嚴格。中清航科通過先進的封裝技術,提高了芯片在復雜汽車環境下的抗干擾能力和可靠性,為汽車的發動機控制系統、自動駕駛系統、車載信息娛樂系統等提供高質量的芯片封裝產品,為汽車電子行業的發展提供堅實支撐。中清航科芯片封裝的應用領域-工業領域:工業領域的應用場景復雜多樣,對芯片的適應性和耐用性要求較高。中清航科根據工業領域的需求,利用自身在芯片封裝技術上的優勢,為工業自動化設備、智能電網、工業傳感器等提供定制化的封裝解決方案,確保芯片能夠在惡劣的工業環境中穩定運行,助力工業領域實現智能化升級。
中清航科深紫外LED封裝攻克出光效率瓶頸。采用氮化鋁陶瓷基板搭配高反射鏡面腔體,使280nmUVC光電轉換效率達12%。在殺菌模組應用中,光功率密度提升至80mW/cm2,壽命突破10,000小時。基于MEMS壓電薄膜異質集成技術,中清航科實現聲學傳感器免ASIC封裝。直接輸出數字信號的壓電微橋結構,使麥克風信噪比達74dB。尺寸縮小至1.2×0.8mm2,助力TWS耳機減重30%。中清航科太赫茲頻段封裝突破300GHz屏障。采用石英波導過渡結構,在0.34THz頻點插損<3dB。其天線封裝(AiP)方案使安檢成像分辨率達2mm,已用于人體安檢儀量產。中清航科芯片封裝創新,通過結構輕量化,適配無人機等便攜設備需求。

中清航科部署封裝數字孿生系統,通過AI視覺檢測實現微米級缺陷捕捉。在BGA植球工藝中,球徑一致性控制±3μm,位置精度±5μm。智能校準系統使設備換線時間縮短至15分鐘,產能利用率提升至90%。針對HBM內存堆疊需求,中清航科開發超薄芯片處理工藝。通過臨時鍵合/解鍵合技術實現50μm超薄DRAM晶圓加工,4層堆疊厚度400μm。其TSV深寬比達10:1,阻抗控制在30mΩ以下,滿足GDDR6X1TB/s帶寬要求。中清航科可拉伸封裝技術攻克可穿戴設備難題。采用蛇形銅導線與彈性體基底結合,使LED陣列在100%拉伸形變下保持導電功能。醫療級生物相容材料通過ISO10993認證,已用于動態心電圖貼片量產。中清航科深耕芯片封裝,以技術創新為引擎,助力中國芯片產業突破升級。江蘇TO封裝技術廠家
車載芯片振動環境嚴苛,中清航科加固封裝,提升抗機械沖擊能力。上海陶瓷基芯片封裝
先進芯片封裝技術-系統級封裝(SiP):SiP是將多個不同功能的芯片以并排或疊加的方式,封裝在一個單一的封裝體內,實現系統級的功能集成。與SoC(系統級芯片)相比,SiP無需復雜的IP授權,設計更靈活、成本更低。中清航科在SiP技術上積累了豐富經驗,能夠根據客戶需求,將多種芯片高效整合在一個封裝內,為客戶提供具有成本優勢的系統級封裝解決方案,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等領域。想要了解更多詳細內容可以關注我司官網。上海陶瓷基芯片封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