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行業 “輕量化、大跨度” 的發展趨勢下,UHPC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輕量化優勢愈發凸顯。傳統大跨度結構如大跨度橋梁、體育館屋蓋,往往需要厚重的混凝土構件來滿足強度需求,不僅增加了結構自重,還提高了支座、基礎的設計難度與成本;而 UHPC 憑借超度,可在保證結構安全的前提下,大幅減小構件截面尺寸 —— 例如,同等跨度的橋梁面板,采用 UHPC 制作的厚度為傳統混凝土的 1/2-2/3,重量減輕 40%-50%。這種輕量化特性帶來多重優勢:一方面,降低結構自重,減少基礎荷載,可簡化基礎設計,降低工程整體造價;另一方面,減小構件尺寸能增加建筑內部使用空間,提升建筑設計的靈活性,尤其適合體育館、會展中心等大空間建筑;此外,輕量化構件還能降低運輸與吊裝難度,加快施工進度,減少施工成本。目前,中構的 UHPC 已應用于多個大跨度場館項目,如某省體育中心的屋蓋結構,通過使用 UHPC,不僅實現了 120 米的大跨度設計,還比傳統方案節省造價 15%。輕薄構件承載重荷,實現結構美學新突破。陜西抗彎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高鐵蓋板

裝配式建筑因 “施工效率高、環保性好、質量可控” 成為建筑行業發展趨勢,而混凝土作為裝配式構件的中心原料,其性能與適配性至關重要,中構智配混凝土憑借定制化優勢,完美適配裝配式建筑需求。針對裝配式構件 “工廠預制、精度要求高” 的特點,中構為預制墻板、疊合板、樓梯等構件定制混凝土,通過優化配比確保混凝土的流動性與可塑性,使其能在模具中準確成型,構件尺寸誤差控制在 ±2mm 以內,滿足裝配式建筑的拼接精度要求;同時,中構的混凝土具備優異的早期強度,可縮短構件養護周期,讓預制構件在工廠生產后 3-5 天即可出廠,大幅提升構件生產效率;在構件連接部位,中構提供的高強灌漿料與裝配式混凝土性能匹配,確保連接節點的強度與耐久性,避免出現連接松動、滲漏等問題;此外,中構還可根據裝配式建筑的環保要求,提供低碳混凝土,幫助裝配式項目實現 “綠色建造” 目標。目前,中構智配混凝土已與國內多家大型裝配式建筑企業建立合作,為裝配式項目提供穩定的混凝土供應與技術支持。西藏抗沖擊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電纜井其致密結構能有效抵抗氯離子、二氧化碳滲透,理論服役壽命可達百年以上。

UHPC 超高性能混凝土具備出色的耐高低溫性能,能在極端溫度環境下保持穩定的力學性能。在高溫環境中,其耐高溫性能優于普通混凝土,經 300℃高溫作用 1 小時,強度損失率為 10% 左右,而普通混凝土在相同條件下強度損失可達 40% 以上;在低溫環境中,其抗凍性優異,可在 - 60℃的溫下長期使用,不會因凍融循環出現剝落、開裂。某石油化工企業的高溫反應塔基礎采用 UHPC 澆筑,長期處于 200-250℃的高溫環境中,基礎結構穩定,無任何變形與損壞;在北極科考站的建筑中,UHPC 構件抵御了 - 50℃的嚴寒與強風襲擊,始終保持良好性能。無論是高溫作業的工業廠房、高溫儲罐基礎,還是嚴寒地區的建筑、極地科考設施,UHPC 都能憑借其耐極端溫度的特性,可靠應對環境挑戰。
市政工程如橋梁、道路、地下管廊等,往往面臨 “工況復雜、環境惡劣、使用壽命要求長” 的挑戰,中構智配混凝土憑借強適配性,成為市政項目的可靠選擇。以橋梁建設為例,中構可根據橋梁的跨度、荷載需求,定制具備高抗折強度與抗疲勞性能的混凝土,其特殊的外加劑配方能讓混凝土在低溫、高濕環境下依然保持良好的施工性與強度發展,避免橋梁使用過程中出現裂縫與結構損傷;在道路工程中,中構智配混凝土針對車輛碾壓、雨水侵蝕等問題,優化了混凝土的耐磨性與抗滲性,經測試,其道路混凝土的耐磨性較傳統產品提升 20%,使用壽命可延長至 15 年以上;在地下管廊項目中,中構提供的抗滲混凝土能有效抵御地下水滲透,同時具備抗硫酸鹽侵蝕性能,適應地下復雜的土壤環境,確保管廊長期穩定運行。目前,中構智配混凝土已應用于杭州、廣州、武漢等多個城市的市政重點工程,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堅實保障。憑借優越的強度,UHPC可制成輕薄構件,實現結構的輕量化與藝術化表達。

普通混凝土是典型的脆性材料,受力達到極限后會突然斷裂,無明顯預兆,這也是建筑中需配置鋼筋增強韌性的原因。而 UHPC 因鋼纖維的橋接作用,展現出優異的韌性,抗拉強度是普通混凝土的 2-3 倍,且在開裂后仍能繼續承載,形成 “裂而不倒” 的特性。實驗數據顯示,普通混凝土梁在受彎破壞時撓度為跨度的 1/200,而 UHPC 梁的撓度可達跨度的 1/50,且裂縫寬度控制在 0.1mm 以內。這種韌性讓 UHPC 在抗震、抗沖擊場景中更可靠,例如高速公路防撞護欄,普通混凝土護欄受撞擊后易粉碎,而 UHPC 護欄局部微裂,能有效阻擋車輛沖出。UHPC解放了設計師的想象力,讓復雜與預制的建筑形態成為可能。山東塑性好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軌頂風道
“更強,所以更薄。” UHPC能實現大跨徑、薄壁化、輕量化結構設計。陜西抗彎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高鐵蓋板
UHPC 與普通混凝土的根本區別始于材料組成。普通混凝土主要由水泥、普通砂石(粗骨料粒徑 5-25mm)、水和少量外加劑組成,水膠比通常在 0.4-0.6 之間,膠凝材料以水泥為主,輔以少量粉煤灰或礦粉。而 UHPC 則是 “材料優化的產物”,采用低水膠比(0.16-0.22)設計,膠凝材料以度水泥(P?O 52.5 及以上)為基礎,摻入大量超細活性摻合料(如純度≥90% 的硅灰、超細石英粉),骨料用細石英砂(粒徑 0.1-0.6mm,無粗骨料),并強制摻入 2%-3% 體積的鋼纖維(多為鍍銅微扭型鋼纖維,長度 13-20mm)。這種組成讓 UHPC 形成更致密的微觀結構,而普通混凝土因粗骨料和較高水膠比,內部存在較多孔隙和界面過渡區。陜西抗彎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高鐵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