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卻塔填料作為冷卻塔實現熱質交換的部件,其設計與性能直接決定冷卻系統效率及能源消耗,在大型火電等領域更影響機組整體運行效益。相關研究顯示,600MW機組冷卻塔出水溫度每降低1℃,燃煤消耗率可降低0.8g/kW·h,足見其節能價值。現代填料已從傳統均勻布置升級為非均結構設計,通過中心與區域片距差異化配置,結合分區配水優化,能重構塔內空氣動力場,解決氣液分布不均問題。材質上形成多元適配體系:PVC材質適配常規中低溫工況,PP材質耐溫性更優,而復合陶瓷填料可應對強腐蝕環境,均需兼具良好親水性與結構強度。日常維護對填料效能至關重要,需定期檢查是否出現結垢、老化或堵塞,通過低壓沖洗、水質劑處理等方式延長...
冷卻塔填料作為冷卻塔實現熱質交換的部件,其散熱貢獻占常規冷卻塔總散熱能力的70%以上,直接決定冷卻系統效率與能耗水平。它通過特殊結構設計延長冷卻水停留時間、增大氣液接觸面積,讓循環水與空氣充分換熱,同時實現均勻布水,為高效散熱奠定基礎。材質選擇需精細匹配工況:進塔水溫≤45℃時,改性PVC填料因親水性與經濟性優勢成為優先;45-60℃宜用CPVC或PP材質;70℃以上則需選用鋁合金等耐高溫金屬材料。結構上,薄膜式填料適配懸浮物<50mg/L的潔凈水質,點滴式則適用于懸浮物>100mg/L的場景,逆流塔多采用薄膜式,橫流式塔可靈活搭配多種類型。運維對效能至關重要,長期運行易積垢或老化,需定期用高...
冷卻塔填料的結垢問題本質是水中溶解鹽類在填料表面的析出過程,其形成速率與水溫、水質硬度及流速密切相關。當循環水溫度超過40℃時,鈣鎂離子的溶解度下降,易形成碳酸鈣、氫氧化鎂等垢層,垢層厚度每增加1mm,換熱效率會下降10%-15%。某食品加工廠的冷卻塔因使用地下水(硬度450mg/L以CaCO?計)且未采取阻垢措施,填料表面在6個月內形成了2mm厚的垢層,導致冷卻系統COP值從3.2降至2.5,制冷能耗增加28%。針對這一問題,企業實施了綜合阻垢方案:一是在循環水系統中安裝電子除垢儀,通過電磁場改變水分子結構,晶體生長;二是投加復合阻垢劑(主要成分為聚馬來酸酐),濃在6mg/L;三是每月進行一...
冷卻塔填料的熱力性能評估需結合多組參數進行綜合判定,其中比表面積、散熱系數與通風阻力是三大關鍵指標。根據《冷卻塔性能測試方法》(GB/T 7190.1-2018),標準工況下(進水溫度37℃、出水溫度32℃、濕球溫度28℃),填料的散熱系數應不低于1800W/(m2·℃),通風阻力需在150-200Pa(風速1.5m/s時)。某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市場主流的S波、斜交錯、點波三種填料進行對比測試,結果顯示:S波填料因波紋深度達12mm,比表面積達420m2/m3,散熱系數,達2100W/(m2·℃),但通風阻力也相對較大,為190Pa;斜交錯填料散熱系數為1950W/(m2·℃),通風阻力160P...
冷卻塔填料作為冷卻塔的換熱部件,其性能直接決定系統散熱效率,相關研究顯示其散熱貢獻占常規冷卻塔總能力的70%以上。它通過波紋、蜂窩等特殊結構設計,將水流分散成薄膜或細小水滴,大幅增大氣液接觸面積,同時延長水流在塔內的停留時間,促使循環水與空氣充分進行熱質交換,為散熱奠定基礎。材質與結構的選擇需適配工況:PVC填料經濟性突出,適用于45℃以下中低溫場景;PP填料耐溫性更強,可應對45-60℃環境;陶瓷填料則以優異耐腐蝕性適配強酸堿惡劣工況。結構上,S波填料適配工業逆流塔,斜交錯填料多用于圓形逆流塔,點波填料則常見于小型冷卻塔,薄膜式與點滴式的選擇還需結合水質懸浮物濃度綜合判斷。填料兼具低通風阻力...
材質選擇需匹配工況:進塔水溫≤45℃時,改性 PVC 填料因親水性與經濟性優勢;45-60℃宜用 CPVC 或 PP 材質;70℃以上則需選用鋁合金等耐高溫金屬材料。結構上,薄膜式填料適配懸浮物<50mg/L 的潔凈水質,點滴式則適用于懸浮物>100mg/L 的場景,逆流塔多采用薄膜式,橫流式塔可靈活搭配多種類型。運維對效能至關重要,長期運行易積垢或老化,需定期用高壓水槍沖洗或化學溶液除垢,嚴重老化時需及時更換,普通塑料填料壽命通常為 5-8 年。如今,填料正朝著輕量化、節能型、易清洗方向發展,持續賦能工業冷卻系統的節能升級。薄膜式填料依靠表面均勻水膜換熱,點滴式則通過水滴分散傳溫,適用場景各...
冷卻塔填料的性能指標集中體現在比表面積與風阻的平衡關系上。普通PVC斜波填料的比表面積通常在250-350m2/m3,而高性能三維立體填料可達到500m2/m3以上,更大的接觸面積能提升熱交換效率。但這種提升并非無代價,比表面積每增加100m2/m3,空氣穿行阻力可能上升30-50Pa,迫使風機消耗更多電能來維持風量。某電廠案例顯示,過度追求高比表面積導致填料堵塞后,風機電流飆升40%,反而使換熱效率下降50%,這說明填料選型需兼顧效率與系統適配性。填料堵塞會引發水流偏流,降低冷卻效果,需及時堵塞物并定期更換老化件。新疆市場冷卻塔填料招商加盟冷卻塔填料飄水率是冷卻塔填料系統設計中容易被忽視的環...
在工業制冷與循環水系統中,冷卻塔填料是決定散熱效能的“隱形引擎”,其品質直接關系到設備運行效率與企業能耗成本。質量的冷卻塔填料通過科學的波紋結構設計,能有效延長冷卻水在塔內的停留時間,將氣液接觸面積提升40%以上,讓循環水與冷空氣充分進行熱質交換,散熱效率遠超傳統填料,為高溫工況下的設備穩定運行提供堅實保障。我們的冷卻塔填料秉持“工況適配”理念,打造多元化產品矩陣。食品級PVC填料兼具親水性與經濟性,適配中低溫常規場景;改性PP填料耐溫可達80℃,輕松應對化工、冶金等高溫工況;復合陶瓷填料則以***耐腐蝕性,在酸堿廢水處理等惡劣環境中脫穎而出。同時,S波、斜折波等多種結構類型,可精...
當水溫升至 45-60℃時,氯化聚氯乙烯(CPVC)或聚丙烯(PP)填料的耐溫優勢更突出,而 70℃以上則需采用鋁合金等金屬材質。結構類型同樣細分明確,S 波填料憑借優異的熱力與阻力平衡特性,廣泛應用于工業逆流塔和電廠雙曲線塔;斜交錯填料以 60 度傾斜角設計適配圓形逆流塔;點波填料則因安裝便捷、阻燃性好,成為方形橫流式塔的常用選擇。科學選型與維護是發揮填料效能的關鍵。選型需綜合考量水質(懸浮物濃度 50mg/L 以下宜用薄膜式,100mg/L 以上選點滴式)、塔型(逆流塔優先薄膜式,橫流式塔適配高度大的點滴式)、風機特性等多重因素。而使用壽命則受環境影響,普通塑料填料在良好維護下可使用 5-...
冷卻塔填料的結垢問題本質是水中溶解鹽類在填料表面的析出過程,其形成速率與水溫、水質硬度及流速密切相關。當循環水溫度超過40℃時,鈣鎂離子的溶解度下降,易形成碳酸鈣、氫氧化鎂等垢層,垢層厚度每增加1mm,換熱效率會下降10%-15%。某食品加工廠的冷卻塔因使用地下水(硬度450mg/L以CaCO?計)且未采取阻垢措施,填料表面在6個月內形成了2mm厚的垢層,導致冷卻系統COP值從3.2降至2.5,制冷能耗增加28%。針對這一問題,企業實施了綜合阻垢方案:一是在循環水系統中安裝電子除垢儀,通過電磁場改變水分子結構,晶體生長;二是投加復合阻垢劑(主要成分為聚馬來酸酐),濃在6mg/L;三是每月進行一...
塔填料的性能指標集中體現在比表面積與風阻的平衡關系上,這一平衡直接決定冷卻系統的綜合能效。根據HG/T 3796.1-2005《冷卻塔用聚氯乙烯(PVC)淋水填料》標準要求,普通PVC斜波填料的比表面積通常需在250-350m2/m3,風阻應≤150Pa(測試風速1.5m/s條件下)。而高性能三維立體填料通過蜂窩狀交錯結構設計,比表面積可突破500m2/m3,熱交換系數提升25%以上,但風阻也隨之上升至200-250Pa。某300MW火電廠的改造案例顯示,為追求極限散熱效率選用600m2/m3的超高比表面積填料后,雖初期冷卻溫差降低0.8℃,但6個月后因填料間隙堵塞,風機電流從120A飆升至1...
冷卻塔填料作為冷卻塔實現熱交換的部件,其性能直接決定冷卻系統的效率與能耗,相關研究表明,淋水填料的散熱貢獻可占常規冷卻塔總散熱能力的 70% 以上。它通過獨特的結構設計延長冷卻水停留時間,增大氣液接觸面積,使循環水與空氣充分進行熱質交換,同時實現均勻布水,為高效散熱提供基礎條件。在材質選擇上,填料需兼顧性能與場景適配性:改性聚氯乙烯(PVC)填料因良好的親水性和經濟性,成為進塔水溫不超過 45℃場景的推薦改性聚氯乙烯(PVC)填料塑料膜式填料的出現是重要革新,其大幅增加接觸面積,增強了冷卻塔的冷卻能力。四川哪里有冷卻塔填料銷售冷卻塔填料橫流式與逆流式冷卻塔的填料設計存在差異,需根據塔型的氣流與...
冷卻塔填料的老化現象可通過外觀觀察與性能檢測進行早期識別,及時更換老化填料能避免系統性能大幅下降。老化填料的典型特征包括:表面泛黃、脆化,用手揉搓易產生碎屑;結構變形,如波紋坍塌、片材彎曲;性能衰減,如通風阻力上升、換熱效率下降。某物業公司對管轄的15座商業建筑冷卻塔進行普查時,發現3座冷卻塔的填料已出現明顯老化跡象,其中一座使用8年的冷卻塔填料,拉伸強度從原25MPa降至12MPa,通風阻力較設計值上升35%。為制定科學的更換計劃,技術團隊對老化填料進行了分級評估:一級老化(輕微泛黃,性能下降≤10%),采取加強維護措施;二級老化(明顯脆化,性能下降10%-30%),計劃1年內更...
冷卻塔填料的選型需建立在對工況參數的分析基礎上,其中進塔水溫、循環水量、濕球溫度是三大參考指標。根據《工業循環水冷卻設計規范》(GB/T 50102-2014),當進塔水溫超過45℃時,普通PVC填料因熱變形溫度限制(通常≤70℃),易出現軟化下垂,需優先選用耐溫性更強的PP或CPVC材質;循環水量較大時(如單塔水量≥1000m3/h),需選擇承載能力高的填料類型,避免因水流沖擊導致填料層塌陷,這類填料的片材厚度應不小于0.5mm,拼接處需采用加強筋設計。某化工園區的案例顯示,其3#冷卻塔因未充分考慮進塔水溫(55℃)與PVC填料的適配性,運行10個月后填料出現大面積變形,換熱效率下降40%,...
填料分區設計理念正在大型工業冷卻塔中逐步推廣,其本質是通過空間維度的性能優化實現全塔能效提升。傳統均勻布置方式中,塔體中部高溫區與邊緣低溫區采用相同性能填料,導致約20%的能耗浪費。分區設計則根據塔內流場與溫度場分布特征,進行差異化配置:在中部高溫區(占塔體面積40%)采用高阻力填料(比表面積450m2/m3,風阻180Pa),強化熱交換;在邊緣區域(占塔體面積60%)采用低阻力填料(比表面積300m2/m3,風阻120Pa),降低整體風阻。某年產50萬噸合成氨的化肥廠采用該設計后,冷卻塔整體風阻從220Pa降至187Pa,風機運行電流從150A降至127A,年節電超10萬度。分區設計還可結合...
冷卻塔填料作為冷卻系統的換熱元件,其性能升級正推動行業變革。2023年市場規模達125億元,型產品占比升至35%,政策驅動下填料需求激增。它通過優化波紋結構延長水停留時間50%,氣液接觸面積擴大40%,散熱效率較傳統產品提升30%以上。材質上形成多元矩陣:PVC適配30-45℃常規工況,改性PP耐溫達80℃滿足化工冶金需求,復合陶瓷則攻克酸堿腐蝕難題。電力與化工行業占總需求70%,火電廠用填料可降低冷卻溫差1.5℃以上,年節煤超6000噸。隨著《冷卻塔用填料技術規范》實施,產品平均壽命將從5年延至7年,疊加智能制造技術應用,這類“散熱引擎”正成為工業節能降碳的關鍵支撐,2025年市場規模預計突...
冷卻塔填料的污染防控已成為公共衛生安全領域的重要課題,尤其需警惕軍團菌等致菌的滋生傳播。2025年加拿大安省軍團調查顯示,涉事食品工廠的冷卻塔填料雖經過例行化學,但因填料縫隙中殘留的膜未被徹底,在25-45℃的適宜溫度下,軍團菌72小時內即可繁殖至致濃度。為解決這一問題,行業已形成“物理結構+化學防控+在線監測”的三維防控體系:結構上采用光滑表面的蜂窩狀填料,減少膜附著面積,較傳統波紋填料的附著量降低40%;化學防控采用緩釋型氯片與紫外線協同,氯殘留量在0.2-0.5mg/L,避免對填料的腐蝕;在線監測系統通過激光濁度傳感器與濃度檢測儀,實時監控水質指標,當濁度超過10NTU或濃度超標時自動啟...
冷卻塔填料的節能改造是工業企業實現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徑,通過優化填料性能與系統匹配度,可降低能耗。某鋼鐵企業的3#冷卻塔因填料老化(使用年限10年)、設計落后,能耗偏高,年耗電量達280萬度。改造方案包括:一是更換為三維立體填料,比表面積從原300m2/m3提升至500m2/m3,散熱系數提高40%;二是采用變頻風機與填料聯動,根據填料進出口水溫差自動調節風機轉速,避免風機恒速運行造成的能耗浪費;三是優化布水系統,采用旋轉式布水器,布水均勻性從原80%提升至95%,確保填料表面充分濕潤。改造后,冷卻塔的冷卻溫差從原7℃降至5℃,風機年運行時間減少800小時,年耗電量降至180萬度,節電率達35%...
填料分區設計理念正在大型工業冷卻塔中逐步推廣,其本質是通過空間維度的性能優化實現全塔能效提升。傳統均勻布置方式中,塔體中部高溫區與邊緣低溫區采用相同性能填料,導致約20%的能耗浪費。分區設計則根據塔內流場與溫度場分布特征,進行差異化配置:在中部高溫區(占塔體面積40%)采用高阻力填料(比表面積450m2/m3,風阻180Pa),強化熱交換;在邊緣區域(占塔體面積60%)采用低阻力填料(比表面積300m2/m3,風阻120Pa),降低整體風阻。某年產50萬噸合成氨的化肥廠采用該設計后,冷卻塔整體風阻從220Pa降至187Pa,風機運行電流從150A降至127A,年節電超10萬度。分區設計還可結合...
冷卻塔填料的熱力學計算是確保冷卻效果的環節,需通過熱平衡方程與傳質方程聯立求解,確定填料的必要參數。熱平衡方程表達式為:Q = Gc×Cpc×(t1 - t2) = Ga×(ha2 - ha1),其中Q為散熱量,Gc為循環水量,Cpc為水的定壓比熱容,t1、t2分別為進出水溫度,Ga為空氣質量流量,ha1、ha2分別為進出塔空氣的焓值。傳質方程則與填料的體積傳質系數(Kxa)相關,Kxa值越大,傳質效率越高。某設計院在為某煉油廠設計冷卻塔時,通過熱力學計算得出:所需散熱量Q=2500kW,循環水量Gc=100m3/h,進出水溫度t1=42℃、t2=32℃,結合當地濕球溫度(28℃),計算出所需...
冷卻塔填料作為冷卻塔實現熱質交換的部件,其散熱貢獻占常規冷卻塔總散熱能力的70%以上,直接決定冷卻系統效率與能耗水平。它通過特殊結構設計延長冷卻水停留時間、增大氣液接觸面積,讓循環水與空氣充分換熱,同時實現均勻布水,為高效散熱奠定基礎。材質選擇需精細匹配工況:進塔水溫≤45℃時,改性PVC填料因親水性與經濟性優勢成為優先;45-60℃宜用CPVC或PP材質;70℃以上則需選用鋁合金等耐高溫金屬材料。結構上,薄膜式填料適配懸浮物<50mg/L的潔凈水質,點滴式則適用于懸浮物>100mg/L的場景,逆流塔多采用薄膜式,橫流式塔可靈活搭配多種類型。運維對效能至關重要,長期運行易積垢或老化,需定期用高...
冷卻塔填料的材質演進呈現明顯的工況適配趨勢。早期的木材、石棉水泥等傳統材質雖成本較低,但耐腐蝕性和耐久性較差,使用壽命普遍不足5年。現代主流的PVC材質適用于30-45℃的常規工況,而改性PP材質可耐受80℃以上高溫,復合陶瓷材質則能在酸堿腐蝕環境中穩定運行。某煉油廠在酸性廢水冷卻系統中采用陶瓷填料后,使用壽命從傳統材質的2年延長至8年,雖然初期投入增加,但十年綜合運維成本降低了40%。現代主流的PVC材質適用于30-45℃的常規工況,而改性PP材質可耐受80℃以上高溫,復合陶瓷材質則能在酸堿腐蝕環境中穩定運行。循環水量大時,填料片材厚度不小于0.5mm且拼接處加加強筋。波紋冷卻塔填料冷卻塔填...
冷卻塔填料作為冷卻塔的換熱部件,其性能直接決定系統散熱效率,相關研究顯示其散熱貢獻占常規冷卻塔總能力的70%以上。它通過波紋、蜂窩等特殊結構設計,將水流分散成薄膜或細小水滴,大幅增大氣液接觸面積,同時延長水流在塔內的停留時間,促使循環水與空氣充分進行熱質交換,為散熱奠定基礎。材質與結構的選擇需適配工況:PVC填料經濟性突出,適用于45℃以下中低溫場景;PP填料耐溫性更強,可應對45-60℃環境;陶瓷填料則以優異耐腐蝕性適配強酸堿惡劣工況。結構上,S波填料適配工業逆流塔,斜交錯填料多用于圓形逆流塔,點波填料則常見于小型冷卻塔,薄膜式與點滴式的選擇還需結合水質懸浮物濃度綜合判斷。填料兼具低通風阻力...
材質選擇需精細匹配工況:進塔水溫≤45℃時,改性 PVC 填料因親水性與經濟性優勢成為優先;45-60℃宜用 CPVC 或 PP 材質;70℃以上則需選用鋁合金等耐高溫金屬材料。結構上,薄膜式填料適配懸浮物<50mg/L 的潔凈水質,點滴式則適用于懸浮物>100mg/L 的場景,逆流塔多采用薄膜式,橫流式塔可靈活搭配多種類型。運維對效能至關重要,長期運行易積垢或老化,需定期用高壓水槍沖洗或化學溶液除垢,嚴重老化時需及時更換,普通塑料填料壽命通常為 5-8 年。如今,填料正朝著輕量化、節能型、易清洗方向發展,持續賦能工業冷卻系統的節能環保升級。定期清洗填料、添加除垢滅藻劑,能減少水垢與藻類附著,...
高溫工業工況下的冷卻塔填料需重點解決耐溫性與熱穩定性問題,材質選擇與結構設計需突破常規應用邊界。在冶金、焦化等行業,冷卻塔的進塔水溫常達到60-80℃,普通PVC填料在該溫度下易發生軟化變形,使用壽命通常不足2年。針對這一工況,行業開發了兩種解決方案:一是采用耐高溫PP填料,通過添加玻璃纖維與抗氧劑,其熱變形溫度提升至120℃,在70℃水溫下連續運行3年,結構完整性仍保持良好;二是采用金屬-塑料復合填料,以鋁合金為骨架,表面復合耐溫塑料層,兼具金屬的度與塑料的耐腐蝕性,適用于80℃以上的極端高溫工況。某鋼鐵廠的應用數據顯示,采用耐高溫PP填料后,冷卻塔的換熱效率維持在設計值的90%以上,填...
飄水率是冷卻塔填料系統設計中容易被忽視的環節。高速氣流穿越填料時會裹挾微小水滴,若飄水率過高,不僅造成水資源浪費,還可能引發周邊設備腐蝕。為平衡飄水與能耗,通常采用兩種方案:一是降低風機轉速,但會換熱效率;二是增設波峰收水器,可將飄水率壓至0.001%以下,但收水器本身會增加80-120Pa風阻。某數據中心通過優化填料與收水器的組合結構,在飄水率達標的同時,將附加風阻降低了20%。冷卻塔填料的維護成本構成需綜合考慮清洗、更換與能耗影響。填料雖采購成本較高,但能減少維護頻次。某化工廠的統計數據顯示,采用普通填料時,每3個月需進行一次高壓水槍清洗,年清洗費用約8萬元;更換為抗結垢型填料后,清洗周期...
親水涂層技術正在改變冷卻塔填料的換熱表現。傳統填料表面易出現“荷葉效應”,水流形成離散水珠而非連續水膜,影響熱交換效果。現代填料通過微觀親水處理,能讓水流主動鋪展成均勻水膜,使換熱面積隱性提升20%以上。這種涂層不僅增強親水性,還能減少水垢附著,延長清洗周期。在濕熱地區的化工企業應用中,帶親水涂層的填料比普通填料的年度清洗次數減少3次,同時維持了更穩定的冷卻溫差,體現出材料改性帶來的雙重效益。現代填料通過微觀親水處理,能讓水流主動鋪展成均勻水膜,使換熱面積隱性提升20%以上。這種涂層不僅增強親水性,還能減少水垢附著,延長清洗周期。管狀填料強度較好且流動阻力低,能延長液體流動路徑,適合制藥、食品...
冷卻塔填料作為冷卻塔換熱部件,其散熱貢獻占比超70%,直接決定系統冷卻效率與能耗水平。它通過特殊結構設計延長冷卻水停留時間、增大氣液接觸面積,同時實現均勻布水與低通風阻力,為熱質交換提供關鍵支撐。材質選擇需匹配工況:常規PVC填料耐溫約75℃,改性后可達105℃,兼顧經濟性與基礎耐腐蝕性;高溫場景優先選PP材質,惡劣腐蝕工況則適用復合陶瓷填料。結構上,S波填料適配工業逆流塔,斜交錯填料對應圓形逆流塔,點波填料適合方形橫流塔,近年非均勻布置等創新設計更推動效能升級,如陜煤電力改造案例中,填料優化使冷卻塔出口水溫降低2.6℃,機組煤耗下降2.08g/kWh。填料需通過Eurovent認證,確保換熱...
冷卻塔填料是冷卻塔中用于增強熱交換效果的關鍵組件。作用增加散熱量,延長冷卻水停留時間,增加換熱面積和換熱量,均勻布水,使冷卻水與空氣在填料中充分接觸,從而提高冷卻效率。其中,塑料填料應用***,具有防腐蝕性好、重量輕、成本低等優點;陶瓷填料防老化、不易變形、防凍性好、耐酸耐堿性能好,但初投資較大;金屬填料如鋁填料有較強的耐熱性和高效冷卻性,不銹鋼管填料耐腐蝕性強、 耐熱性好且結構緊湊,但成本相對較高。** 化工行業需選PVC-U或玻璃鋼等耐腐蝕性冷卻塔填料。陜西哪些冷卻塔填料施工冷卻塔填料冷卻塔填料的節能改造是工業企業實現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徑,通過優化填料性能與系統匹配度,可降低能...
冷卻塔填料的熱力學計算是確保冷卻效果的環節,需通過熱平衡方程與傳質方程聯立求解,確定填料的必要參數。熱平衡方程表達式為:Q = Gc×Cpc×(t1 - t2) = Ga×(ha2 - ha1),其中Q為散熱量,Gc為循環水量,Cpc為水的定壓比熱容,t1、t2分別為進出水溫度,Ga為空氣質量流量,ha1、ha2分別為進出塔空氣的焓值。傳質方程則與填料的體積傳質系數(Kxa)相關,Kxa值越大,傳質效率越高。某設計院在為某煉油廠設計冷卻塔時,通過熱力學計算得出:所需散熱量Q=2500kW,循環水量Gc=100m3/h,進出水溫度t1=42℃、t2=32℃,結合當地濕球溫度(28℃),計算出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