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電柜需每半年進行一次內部除塵,可使用壓縮空氣輕柔吹掃,避免灰塵影響元件散熱,配電柜在長期運行中,空氣中的灰塵會在元件表面、散熱片、線槽內積聚,若灰塵過多,會覆蓋元件表面的散熱片,阻礙熱量散發,導致元件溫度升高,加速絕緣老化,甚至引發短路故障;同時,灰塵還可能進入元件內部,影響觸點接觸,導致接觸不良。因此,需每半年進行一次內部除塵,除塵前需先切斷配電柜電源,確保安全;除塵時使用壓縮空氣(壓力控制在 0.2MPa-0.4MPa),通過噴嘴輕柔吹掃元件表面、散熱片、線槽,避免壓力過大導致元件松動或損壞;對于不易吹掃的角落,可使用毛刷輕輕清理,清理后的灰塵需及時排出柜外,避免二次積聚。除塵過程中需同...
高溫環境下的配電柜需加裝散熱風扇或工業空調,維持柜內適宜溫度,防止內部元件因高溫失效。在冶金車間、玻璃廠、夏季戶外等高溫場景,環境溫度可達 40℃以上,配電柜內元件(如 PLC、變頻器、接觸器)運行時會產生熱量,若熱量無法及時排出,柜內溫度會持續升高,超過元件允許工作溫度(多數元件允許溫度為 - 5℃-60℃),會導致元件性能下降、壽命縮短,甚至出現誤動作、燒毀等故障。散熱風扇是基礎散熱設備,通過強制排風將柜內熱量排出,適用于柜內溫差較小、熱量較少的場景,安裝時需在柜體頂部或側面開設進風口和出風口,確保空氣流通。工業空調則適用于高溫、高粉塵環境,能控制柜內溫度(通常維持在 25℃-35℃),且...
配電柜的母線排多采用銅材質,表面鍍錫處理以降低接觸電阻,母線排是配電柜內傳輸大電流的導體,通常用于連接主電源與斷路器、接觸器等元件,需要具備良好的導電性和載流能力。銅材質的導電性優異(電阻率為 1.72×10^-8Ω?m,僅次于銀),載流能力強,且機械強度高,適合作為母線排材質;相較于鋁材質,銅母線排的接觸電阻小,不易發熱,長期運行穩定性更高,因此廣泛應用于中高壓配電柜、大電流動力配電柜。表面鍍錫處理能進一步提升母線排的性能:錫的化學性質穩定,能在母線排表面形成保護層,防止銅氧化生銹,減少接觸電阻;同時,鍍錫能提升母線排的焊接性能和插拔性能,便于母線排與元件的連接。母線排的規格(截面積、厚度、...
配電柜安裝時需可靠接地,接地電阻應小于 4Ω,保障用電安全。接地的主要作用是當柜體或內部元件絕緣損壞出現漏電時,漏電電流能通過接地裝置導入大地,避免柜體帶電導致人員觸電,同時觸發漏電保護器動作,切斷電源。接地電阻若大于 4Ω,漏電電流會減小,可能無法達到漏電保護器的動作電流閾值,導致保護器不動作,存在安全隱患。安裝時需采用接地極(常用鍍鋅角鋼,規格不小于 50mm×50mm×5mm,埋深不小于 0.6 米),接地極與柜體之間用接地干線(銅排或多股銅芯線,截面積不小于 16mm2)連接,且接地連接處需去除氧化層并涂防銹漆。安裝完成后,需用接地電阻測試儀檢測接地電阻值,確保符合小于 4Ω 的要求,...
驅動變頻器的配電柜需配置輸入電抗器,抑制變頻器運行時產生的諧波對電網的影響。變頻器通過整流 - 逆變過程實現電機調速,整流環節會將正弦波交流電轉換為脈動直流電,產生大量高次諧波(主要是 5 次、7 次諧波),這些諧波注入電網后會導致電壓波形畸變,干擾同電網其他設備(如儀表、通訊設備)正常運行,甚至造成變壓器、電容器等設備過熱損壞。輸入電抗器串聯在變頻器電源輸入端,利用電感對諧波電流的阻礙作用(感抗隨頻率升高而增大),可將諧波電流抑制 30%-50%,降低總諧波畸變率(THD)至國家標準以內(THD≤5%)。選型時需根據變頻器額定電流確定電抗器容量,通常電抗器額定電流為變頻器額定電流的 1.1-...
配電柜內的熱繼電器需根據電機額定電流調整,實現過載保護,熱繼電器是電機控制回路中的關鍵保護元件,通過雙金屬片受熱彎曲觸發動作,切斷控制回路,使接觸器分閘,從而保護電機免受過載損壞。熱繼電器的調整需與電機額定電流匹配:調整時先查看電機的額定電流值(如電機額定電流為 10A),將熱繼電器的整定電流旋鈕調至 10A 左右,若電機為輕載啟動(如風機),整定電流可設為電機額定電流的 1.1 倍(11A);若電機為重載啟動(如破碎機),整定電流可設為電機額定電流的 1.2 倍 - 1.5 倍(12A-15A),避免電機啟動時熱繼電器誤動作。調整完成后需進行測試:啟動電機,待電機運行穩定后,測量電機實際電流...
汽車生產線的配電柜需與機器人系統聯動,實現自動化裝配控制,汽車生產線自動化程度高,需通過配電柜與工業機器人(如焊接機器人、裝配機器人、噴涂機器人)聯動,完成汽車零部件的焊接、裝配、噴涂等工序,確保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聯動控制的主要是通過 PLC 模塊實現數據交互:配電柜內的 PLC 通過工業以太網(如 Profinet、EtherNet/IP)與機器人控制器連接,接收機器人發送的位置信號、狀態信號(如機器人是否到位、是否完成作業),同時向機器人發送控制指令(如啟動焊接、調整裝配角度)。例如在汽車焊接工序中,配電柜控制工件輸送線將工件送至指定位置后,向機器人發送 “焊接準備完成” 信號,機器人接...
配電柜內導線需選用阻燃型,截面積需匹配載流量,避免過熱隱患,這是保障配電柜電氣安全的基礎要求。阻燃型導線的絕緣層采用阻燃材料(如聚氯乙烯),即使發生短路起火,也能阻止火焰蔓延,減少火災事故的危害范圍,符合國家電氣安全標準。截面積匹配載流量則是為了防止導線過熱:導線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通過電流時產生的熱量越多,若截面積過小而載流量過大,會導致導線溫度升高,加速絕緣層老化,甚至引發短路起火。例如控制回路中電流較小(通常小于 5A),可選用 1.5mm2 銅芯導線;主回路中電流較大(如 50A),則需選用 10mm2 銅芯導線。選型時需參考導線載流量表,結合回路實際電流、敷設方式(如線槽敷設、穿管...
配電柜的防護等級需符合 IP 標準,該標準由國際電工委員會制定,通過兩位數字分別表示防塵等級和防水等級,數字越大防護能力越強。如 IP54 配電柜,數字 “5” 表示防塵等級,意味著能完全防止外物侵入(直徑大于 1mm 的固體),雖不能完全阻止灰塵進入,但進入的灰塵量不會影響內部元件正常工作;第二位數字 “4” 表示防水等級,可防止各方向飛濺而來的水侵入,比如車間噴淋清潔、戶外小雨飛濺等場景下,水不會滲入柜內損壞元件。在實際選型中室內干燥環境下,IP30(防止大于 2.5mm 固體侵入、無防水要求)即可滿足需求,需根據安裝環境的粉塵、水分情況匹配防護等級。?阿羅仕符合行業規范的配電柜,助您通過...
配電柜內線纜需貼附清晰標識牌,標注回路編號與用途,便于故障排查時快速定位,配電柜內線纜數量多、種類雜(如主回路線纜、控制回路線纜、信號線纜),若缺乏標識或標識模糊,故障排查時需逐根核對線纜,耗時費力,甚至可能誤判回路導致故障擴大。標識牌需采用耐溫、耐磨損的材質(如 PVC 標識牌、金屬標識牌),標注內容包括回路編號(如 L1、L2、L3 為主回路,K1、K2 為控制回路)、回路用途(如 “電機 M1 供電回路”“PLC 輸入信號回路”)、線纜規格(如 “4mm2 銅芯線”),標識牌需貼附在線纜兩端(靠近接線端子處),部分較長的線纜需在中間位置增加標識牌。標識牌的標注方式需統一,遵循企業或行業的...
變頻配電柜集成變頻器,可實現電機調速,降低能耗并提升運行穩定性,變頻器作為主要元件,能將固定頻率的交流電(如 50Hz)轉換為頻率可調的交流電,通過改變電機供電頻率調節電機轉速,無需通過傳統的機械調速方式(如齒輪變速),減少機械磨損。例如在風機、水泵控制中,傳統定速電機需通過調節閥門、擋板控制流量,能耗較高;而變頻配電柜可根據實際流量需求調節電機轉速,如流量需求降低時,電機轉速下降,能耗隨之減少,通??晒澞?30%-50%。同時,變頻器還具有軟啟動功能,能避免電機啟動時的大電流沖擊(啟動電流可從傳統的 5-7 倍額定電流降至 1.5 倍以內),保護電機和電網,延長電機使用壽命;此外,變頻器還能...
配電柜日常維護需每季度檢查散熱系統運行狀態,避免散熱失效導致元件過熱損壞,散熱系統(如散熱風扇、工業空調、散熱片)是維持配電柜內適宜溫度的關鍵,若散熱系統失效,柜內溫度會快速升高,超過元件允許工作溫度,導致元件性能下降、壽命縮短,甚至燒毀。因此,需每季度檢查散熱系統:對于散熱風扇,檢查風扇是否正常轉動,有無異響、卡頓,清理風扇葉片和進風口的灰塵,若風扇損壞需及時更換;對于工業空調,檢查空調運行狀態,測量柜內溫度是否在設定范圍內(通常 25℃-35℃),清理空調濾網,檢查制冷劑是否充足,若空調故障需及時維修;對于散熱片,清理散熱片表面的灰塵,檢查散熱片與元件的接觸是否緊密,若接觸不良需重新固定或...
低壓配電柜常配置塑殼斷路器與漏電保護模塊,分斷低壓回路故障,保障低壓配電系統安全運行,塑殼斷路器具有體積小、分斷能力強、安裝方便的特點,適用于低壓回路(額定電壓低于 1000V)的過載和短路保護,其額定電流范圍廣(從 10A 到 1250A),可根據回路負載電流選型,如照明回路選用 10A-32A 塑殼斷路器,電機回路選用 63A-250A 塑殼斷路器。漏電保護模塊與塑殼斷路器配合使用,能檢測回路中的漏電電流,當漏電電流超過設定值(通常為 30mA)時,漏電保護模塊觸發塑殼斷路器分閘,切斷回路電源,防止人員觸電。該配置廣泛應用于民用和工業低壓配電系統,如住宅小區配電箱、車間動力控制柜,能分斷不...
配電柜安裝位置需避開強磁場區域,防止磁場影響元件正常工作,強磁場區域(如變壓器旁、大型電機附近、電磁吸盤周圍)會產生的磁場,若配電柜安裝在該區域,磁場會干擾柜內元件的正常工作:弱電元件(如 PLC、傳感器、指示燈)會因磁場干擾出現信號失真、誤動作,如 PLC 輸出信號不穩定導致設備啟停異常;強電元件(如斷路器、接觸器)的鐵芯會因磁場磁化,導致吸力不足或釋放緩慢,影響保護功能和控制功能。因此,配電柜安裝位置需與強磁場源保持安全距離:與變壓器的距離不小于 3m,與大型電機的距離不小于 2m,與電磁吸盤的距離不小于 5m;若受安裝環境限制無法保持安全距離,需采取防磁措施,如在配電柜周圍加裝磁性屏蔽板...
配電柜內需合理布局斷路器、接觸器、繼電器等元件,確保布線規范,這是保障配電柜穩定運行、降低故障風險和便于維護的關鍵。布局時需遵循 “強電在上、弱電在下,發熱元件分散布置” 的原則:斷路器、接觸器等強電元件電流大、發熱多,應布置在柜體上部或通風良好區域,避免熱量積聚;PLC、傳感器信號線等弱電元件易受電磁干擾,需布置在柜體下部,與強電元件保持一定距離(通常不小于 150mm)。布線時導線需分類整理,用線卡或線槽固定,避免交叉纏繞,同時導線彎曲半徑需符合標準(如銅芯導線彎曲半徑不小于導線直徑的 6 倍),防止絕緣層破損。規范的布局和布線不僅能減少電磁干擾,還能讓檢修人員快速識別元件和回路,縮短故障...
冶金行業用配電柜需耐受高溫輻射,元件選型需滿足高溫工作要求,冶金行業(如鋼鐵廠、煉鋁廠)的生產環境惡劣,車間溫度高(常達 50℃-80℃),且存在高溫輻射(如高爐、轉爐產生的熱輻射),普通配電柜在該環境下易出現柜體變形、元件性能下降等問題。因此,冶金行業用配電柜柜體需選用耐高溫的冷軋鋼板,厚度不低于 1.5mm,部分區域需加裝隔熱層(如巖棉隔熱層),減少高溫輻射對柜內的影響;柜體散熱需采用工業空調,確保柜內溫度維持在元件允許工作范圍內(通常不超過 60℃)。元件選型時,需選用高溫等級的產品,如接觸器、繼電器選用耐溫等級為 120℃的型號,PLC 選用寬溫型(工作溫度范圍 - 20℃-70℃),...
配電柜出廠前需進行通電測試,驗證控制邏輯和保護功能是否正常,這是確保配電柜產品質量、避免安裝后出現故障的關鍵環節。通電測試前需先進行外觀檢查和絕緣電阻測試,確保柜體無變形、元件安裝牢固、導線連接正確,絕緣電阻(相間、相對地)不小于 1MΩ。通電測試時,先接通控制回路電源,測試 PLC 編程邏輯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如按鈕控制電機啟停、指示燈狀態是否與回路狀態一致;再接通主回路電源,測試保護功能:模擬過載故障(通過調大負載電流),檢查熱繼電器是否能及時動作切斷回路;模擬短路故障(通過短接導線),檢查斷路器是否能快速分斷;模擬漏電故障,檢查漏電保護器是否能正常動作。測試過程中需記錄各項參數(如動作時間...
低壓配電柜的絕緣等級需符合標準,防止絕緣老化引發漏電事故,絕緣等級是衡量配電柜內絕緣材料(如導線絕緣層、元件絕緣外殼、柜體絕緣隔板)耐熱性能的指標,通常分為 Y、A、E、B、F、H、C 七個等級,每個等級對應不同的允許工作溫度(如 A 級為 105℃,B 級為 130℃)。低壓配電柜(額定電壓低于 1000V)的絕緣等級需符合《低壓成套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GB 7251.1)的要求,根據使用環境溫度和元件發熱情況選擇,通常選用 A 級或 E 級絕緣材料,確保絕緣材料在長期運行中不會因過熱老化。絕緣老化會導致絕緣性能下降,出現漏電現象,因此除選用符合等級的絕緣材料外,還需定期檢查絕緣狀態:每年...
農業灌溉用配電柜需具備防水防潮特性,適配戶外水泵控制需求,農業灌溉場景多為戶外露天或半露天環境,雨水、露水多,土壤濕度大,若配電柜防水防潮性能不足,水分易滲入柜內,導致元件短路、銹蝕,影響水泵控制。因此,農業灌溉用配電柜柜體需采用密封結構,門板與柜體之間安裝耐老化的橡膠密封膠條,進出線孔使用防水格蘭頭,頂部加裝防雨帽,防護等級不低于 IP54;柜體內部需安裝除濕裝置(如除濕器、吸濕劑),降低柜內濕度,防止元件凝露。該類配電柜主要用于控制灌溉水泵的啟停、轉速,部分還集成定時器和液位傳感器,可根據農田需水量或蓄水池液位自動控制水泵運行,如液位低于設定值時自動啟動水泵,液位達到設定值時自動停機,減少...
變頻配電柜集成變頻器,可實現電機調速,降低能耗并提升運行穩定性,變頻器作為主要元件,能將固定頻率的交流電(如 50Hz)轉換為頻率可調的交流電,通過改變電機供電頻率調節電機轉速,無需通過傳統的機械調速方式(如齒輪變速),減少機械磨損。例如在風機、水泵控制中,傳統定速電機需通過調節閥門、擋板控制流量,能耗較高;而變頻配電柜可根據實際流量需求調節電機轉速,如流量需求降低時,電機轉速下降,能耗隨之減少,通常可節能 30%-50%。同時,變頻器還具有軟啟動功能,能避免電機啟動時的大電流沖擊(啟動電流可從傳統的 5-7 倍額定電流降至 1.5 倍以內),保護電機和電網,延長電機使用壽命;此外,變頻器還能...
配電柜需每半年進行一次內部除塵,可使用壓縮空氣輕柔吹掃,避免灰塵影響元件散熱,配電柜在長期運行中,空氣中的灰塵會在元件表面、散熱片、線槽內積聚,若灰塵過多,會覆蓋元件表面的散熱片,阻礙熱量散發,導致元件溫度升高,加速絕緣老化,甚至引發短路故障;同時,灰塵還可能進入元件內部,影響觸點接觸,導致接觸不良。因此,需每半年進行一次內部除塵,除塵前需先切斷配電柜電源,確保安全;除塵時使用壓縮空氣(壓力控制在 0.2MPa-0.4MPa),通過噴嘴輕柔吹掃元件表面、散熱片、線槽,避免壓力過大導致元件松動或損壞;對于不易吹掃的角落,可使用毛刷輕輕清理,清理后的灰塵需及時排出柜外,避免二次積聚。除塵過程中需同...
低壓配電柜常配置塑殼斷路器與漏電保護模塊,分斷低壓回路故障,保障低壓配電系統安全運行,塑殼斷路器具有體積小、分斷能力強、安裝方便的特點,適用于低壓回路(額定電壓低于 1000V)的過載和短路保護,其額定電流范圍廣(從 10A 到 1250A),可根據回路負載電流選型,如照明回路選用 10A-32A 塑殼斷路器,電機回路選用 63A-250A 塑殼斷路器。漏電保護模塊與塑殼斷路器配合使用,能檢測回路中的漏電電流,當漏電電流超過設定值(通常為 30mA)時,漏電保護模塊觸發塑殼斷路器分閘,切斷回路電源,防止人員觸電。該配置廣泛應用于民用和工業低壓配電系統,如住宅小區配電箱、車間動力控制柜,能分斷不...
配電柜的母線排多采用銅材質,表面鍍錫處理以降低接觸電阻,母線排是配電柜內傳輸大電流的導體,通常用于連接主電源與斷路器、接觸器等元件,需要具備良好的導電性和載流能力。銅材質的導電性優異(電阻率為 1.72×10^-8Ω?m,僅次于銀),載流能力強,且機械強度高,適合作為母線排材質;相較于鋁材質,銅母線排的接觸電阻小,不易發熱,長期運行穩定性更高,因此廣泛應用于中高壓配電柜、大電流動力配電柜。表面鍍錫處理能進一步提升母線排的性能:錫的化學性質穩定,能在母線排表面形成保護層,防止銅氧化生銹,減少接觸電阻;同時,鍍錫能提升母線排的焊接性能和插拔性能,便于母線排與元件的連接。母線排的規格(截面積、厚度、...
低溫環境使用的配電柜需加裝加熱裝置,防止元件因低溫失效,在寒冷地區戶外、冷庫、冷凍車間等低溫環境(溫度低于 - 5℃),配電柜內元件(如 PLC、接觸器、繼電器、電池)易因低溫出現性能下降或失效:PLC 的液晶顯示屏可能出現花屏、黑屏,接觸器和繼電器的線圈電阻增大導致吸力不足,電池(如備用電源電池)容量下降甚至無法放電。因此,低溫環境用配電柜需加裝加熱裝置,常用的加熱裝置有加熱片、加熱管,安裝在柜體底部或后部,通過溫度控制器自動控制加熱:當柜內溫度低于 0℃時,加熱裝置啟動,將柜內溫度維持在 5℃-15℃;當溫度高于 15℃時,加熱裝置停止,避免溫度過高影響元件。同時,柜體需加強保溫設計,柜體...
船舶用配電柜需符合抗鹽霧、抗振動標準,適應海洋復雜環境,海洋環境中高濃度的鹽霧和船舶航行時的持續振動,是影響配電柜運行的主要因素。鹽霧中的氯離子會加速金屬柜體和元件的腐蝕,導致柜體銹蝕、元件接觸不良,因此船舶用配電柜柜體需選用 316 不銹鋼(耐鹽霧性能優于 304 不銹鋼),內部元件需進行防腐涂層處理,接線端子采用鍍金或鍍鎳材質,減少腐蝕影響。抗振動標準則要求配電柜能承受船舶航行時的橫搖、縱搖振動(通常振動頻率為 10Hz-500Hz,加速度為 10m/s2),柜體結構需增加加強筋,元件安裝采用防震支架或彈性固定方式,避免元件因振動松動、脫落;導線連接需使用防震接線端子,防止導線因振動斷裂。...
配電柜內需合理布局斷路器、接觸器、繼電器等元件,確保布線規范,這是保障配電柜穩定運行、降低故障風險和便于維護的關鍵。布局時需遵循 “強電在上、弱電在下,發熱元件分散布置” 的原則:斷路器、接觸器等強電元件電流大、發熱多,應布置在柜體上部或通風良好區域,避免熱量積聚;PLC、傳感器信號線等弱電元件易受電磁干擾,需布置在柜體下部,與強電元件保持一定距離(通常不小于 150mm)。布線時導線需分類整理,用線卡或線槽固定,避免交叉纏繞,同時導線彎曲半徑需符合標準(如銅芯導線彎曲半徑不小于導線直徑的 6 倍),防止絕緣層破損。規范的布局和布線不僅能減少電磁干擾,還能讓檢修人員快速識別元件和回路,縮短故障...
配電柜的使用壽命通常為 10-15 年,定期維護可延長其使用周期,配電柜的使用壽命受材質、元件質量、使用環境和維護情況影響:若材質優良(如不銹鋼柜體、元件)、使用環境溫和(常溫、干燥、無腐蝕)且維護到位,使用壽命可超過 15 年;若材質較差、使用環境惡劣(高溫、高濕、高腐蝕)且缺乏維護,使用壽命可能不足 10 年。定期維護是延長使用壽命的關鍵,維護內容包括:每 3 個月檢查散熱系統(風扇、空調)運行狀態,清理散熱通道;每半年進行內部除塵,檢查接線端子是否松動;每年進行絕緣電阻測試,檢查絕緣材料是否老化;每 2 年檢查密封膠條、聯鎖裝置,更換老化的易損件(如密封膠條、指示燈)。此外,還需避免配電...
配電柜日常維護需每季度檢查散熱系統運行狀態,避免散熱失效導致元件過熱損壞,散熱系統(如散熱風扇、工業空調、散熱片)是維持配電柜內適宜溫度的關鍵,若散熱系統失效,柜內溫度會快速升高,超過元件允許工作溫度,導致元件性能下降、壽命縮短,甚至燒毀。因此,需每季度檢查散熱系統:對于散熱風扇,檢查風扇是否正常轉動,有無異響、卡頓,清理風扇葉片和進風口的灰塵,若風扇損壞需及時更換;對于工業空調,檢查空調運行狀態,測量柜內溫度是否在設定范圍內(通常 25℃-35℃),清理空調濾網,檢查制冷劑是否充足,若空調故障需及時維修;對于散熱片,清理散熱片表面的灰塵,檢查散熱片與元件的接觸是否緊密,若接觸不良需重新固定或...
新投用的配電柜需逐路測試回路通斷,核對過流、過載保護定值是否與設計方案一致。新柜投用前的測試是避免安裝錯誤和設計缺陷的關鍵環節,直接影響后期運行安全。逐路通斷測試需使用萬用表或導通測試儀,從電源進線端開始,依次檢測每一條主回路、控制回路的導線連接是否導通,有無錯接、漏接情況,特別注意相線與零線、地線是否混淆。過流、過載保護定值核對則需使用繼電保護測試儀,模擬不同電流值輸入斷路器、熱繼電器等保護元件,記錄其動作電流和時間,與設計方案中的定值(如斷路器過載定值 10A、熱繼電器整定電流 8A)比對,偏差需控制在 ±5% 以內。測試順序應遵循 “先控制回路后主回路、先空載后帶載” 原則,確保發現問題...
配電柜內接線端子需采用壓線式設計,保證導線連接牢固不易松動,接線端子是實現導線與元件、導線與導線連接的關鍵部件,若連接松動,會導致接觸電阻增大,通過電流時產生熱量,引發導線過熱、端子燒毀,甚至出現斷電、短路等故障。壓線式設計的接線端子通過螺釘或彈簧壓迫導線,使導線與端子緊密接觸,相較于傳統的插入式端子,具有連接更牢固、接觸電阻更小的優勢。使用時,需將導線剝去適當長度的絕緣層(通常為 6mm-10mm),插入端子的壓線孔,再擰緊螺釘或按壓彈簧,確保導線無松動,拉動導線時端子與導線無相對位移。接線端子的規格需與導線截面積匹配,如 1.5mm2 導線選用 1.5mm2 規格的端子,4mm2 導線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