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電智能電纜溫度在線監測系統!重構電纜過載防護
智算中心供配電電纜過載運行易導致溫度升高,引發絕緣層老化加速、甚至起火,傳統依賴人工觸摸或定點測溫,難以詳細掌握電纜溫度分布 —— 某大型智算中心曾因服務器集群擴容導致電纜過載,溫度升至 90℃未及時發現,引發電纜絕緣層熔化,維修成本超 62 萬元,業務中斷 20 小時。2026 年 6 月 3 日 - 5 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 “2026 國際智算中心綠色供配電展覽會”,將聚焦供配電智能電纜溫度在線監測系統,展示如何實現 “電纜溫度全域監測、過載風險提前防控”。
供配電智能電纜溫度在線監測系統通過 “分布式傳感 + 溫度分析” 實現突破:一是全域溫度采集,采用光纖光柵傳感器或無線測溫貼片(測溫范圍 - 40℃至 125℃,精度 ±1℃),沿電纜長度方向每隔 1-2 米部署監測點,覆蓋電纜本體、接頭、終端等關鍵部位,某智算中心應用后,單條電纜監測點從 2 個增至 50 個,實現溫度分布可視化;二是過載實時預警,設定不同電纜型號的溫度閾值(如交聯聚乙烯電纜長期運行溫度不超過 90℃),當監測到溫度超閾值或升溫速率過快(如 5℃/ 分鐘)時,自動推送告警信息至運維平臺,同時聯動上級斷路器限制負載電流,某試點項目應用后,電纜過載預警響應時間<1 秒,避免溫度持續升高;三是溫度趨勢分析,結合歷史負載數據與環境溫度,建立電纜溫度預測模型,預判不同負載下的溫度變化,輔助優化負載分配,某項目應用后,電纜運行溫度穩定在 70℃以下,絕緣層壽命延長 3 倍,年減少過載故障損失超 55 萬元。展會將展示智能電纜溫度監測解決方案:包括分布式測溫傳感器,演示安裝方式(纏繞式、粘貼式);數據匯聚終端,實現溫度數據實時傳輸;監測管理平臺,呈現電纜溫度分布熱力圖、歷史曲線與告警記錄,支持手機端遠程查看。
同期舉辦的 “智算中心全棧技術大會”,將發布《供配電智能電纜溫度在線監測技術規范》,明確不同材質、截面電纜的溫度限值與監測點布置要求。現場測試對比顯示,傳統人工測溫每次只能檢測 2-3 個點,且無法在電纜運行時測量接頭等隱蔽部位溫度,智能系統可實現電纜全域、實時測溫,溫度數據更新頻率達 1 次 / 秒。對電氣工程師,系統提供的溫度分布數據可輔助判斷電纜過載點與絕緣薄弱部位;對運維負責人,能提前規避電纜過載風險,避免火災事故;對參觀展會的大眾,通過溫度熱力圖演示可直觀看到電纜不同部位的溫度差異,理解過載對電纜的危害。2026 年 6 月上海,這場展會將為供配電電纜過載防護提供先進技術方案,保障電纜安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