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算力中心廢熱制氫儲能系統!實現能源循環
AI 算力中心產生的大量廢熱直接排放,傳統儲能依賴電池,存在容量限制與壽命問題 —— 某超算中心年產生廢熱相當于 1200 萬度電,全部通過冷卻系統排放,浪費能源價值超 80 萬元;配置的 500MWh 鋰電池儲能,循環壽命約 5000 次,5 年后需更換,總更換成本超 2 億元,且無法實現長期儲能。中國企業推出 AI 算力中心廢熱制氫儲能系統,2026 年 6 月 3 日 - 5 日,“2026 國際智算中心綠色供配電展覽會” 將聚焦該系統,展示如何實現 “廢熱回收利用與長時儲能”。
該系統通過 “廢熱制氫 + 氫能儲能” 構建能源循環體系:一是廢熱高效回收,在服務器、GPU 冷卻回路中安裝高溫換熱器,將廢熱溫度從 35℃提升至 80℃,熱回收率達 90% 以上,再通過熱泵系統進一步升溫至 150℃,滿足制氫需求。某超算中心應用后,年回收廢熱相當于 1080 萬度電,可支撐 200kg / 天的氫氣產量。二是廢熱制氫儲能,利用回收的廢熱驅動高溫電解水制氫設備(制氫效率≥75%),產生的氫氣存儲于 1000m3 高壓儲氫罐(工作壓力 30MPa),形成長時儲能;當算力中心用電高峰或綠電不足時,通過燃料電池將氫氣轉化為電能(發電效率≥45%),補充供電。上述超算中心應用后,氫能儲能容量達 500MWh,循環壽命超 20 年,無需頻繁更換,長期儲能成本比鋰電池低 60%;年減少廢熱排放 98%,能源利用效率提升 35%。三是智能協同調度,AI 算法實時監測廢熱產量、算力負載與綠電出力,動態調整制氫與發電節奏:廢熱富余且算力低谷時,加大制氫力度,儲存氫能;廢熱不足或算力高峰時,減少制氫,啟動燃料電池發電。某上海超算中心應用后,氫能儲能響應時間<10 秒,可快速平抑算力負載波動,供電穩定性達 99.99%。
展會將展示高溫換熱器、電解水制氫設備、燃料電池與儲氫罐模型,并提供定制服務 —— 根據算力中心廢熱產量、儲能需求設計制氫規模。同期論壇將發布《AI 算力中心廢熱制氫儲能技術規范》,明確廢熱回收率≥85%、制氫效率≥70% 等要求。現場測試顯示,傳統方案廢熱利用率 0、儲能壽命 5 年,新系統廢熱利用率 85%、儲能壽命 20 年,能源循環與經濟性明顯提升。對大型 AI 算力中心,該系統可實現廢熱回收、長時儲能;對變壓器企業,能拓展氫能儲能高質市場;對海外客戶,可參考能源循環利用的中國技術路徑。2026 年 6 月上海,這場展會將為算力中心能源高效利用提供創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