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 AI 充電光儲一體化系統!適配民生場景
城中村電動車充電需求激增,傳統供電面臨安全與綠電利用難題 —— 某城中村常住人口超 8000 人,電動車保有量達 2300 輛,私拉電線充電火災隱患突出,年發生充電安全事故 3 起;社區電網負荷不足,新增充電樁屢屢受限,居民充電排隊時長超 2 小時;周邊閑置空地與屋頂未利用,年浪費光伏資源收益超 22 萬元,不符合 “百千萬工程” 綠色發展要求。中國企業推出城中村 AI 充電光儲一體化系統,2026 年 6 月 3 日 - 5 日,“2026 國際智算中心綠色供配電展覽會” 將聚焦該系統,展示如何實現 “城中村充電安全與綠電普惠”。
該系統通過 “綠電補給 + 智能管控” 探索民生痛點:一是光儲充閉環設計,在城中村閑置地塊建設 2.2MW 光伏車棚,配套 500kWh 儲能集裝箱與 15 臺 120kW 直流快充樁,形成 “光伏發電 - 儲能儲電 - 智能充電” 閉環,光伏年發電量超 260 萬度,覆蓋充電需求的 35%。某城中村應用后,綠電充電占比達 35%,充電服務費較市場價低 0.1 元 / 度,年為居民節省充電費用超 28 萬元,碳減排超 1100 噸。二是安全智能管控,充電樁配備煙感報警與自動斷電裝置,AI 攝像頭實時監測私拉電線、電池鼓包等隱患,識別準確率達 99.5%;系統對接社區電網,動態分配充電負荷,避免臺區過載,同時支持 APP 預約充電,排隊時長從 2 小時縮短至 15 分鐘。上述城中村應用后,充電安全事故發生率降至 0,居民滿意度提升 40%。三是民生場景適配,光伏車棚兼顧停車與發電功能,提供 600 個停車位與便民休息區;采用預制構件施工,建設周期從 6 個月縮短至 2 個月,減少對居民生活干擾。某東莞城中村應用后,成為市級智慧能源示范點,解決了 “停車難、充電貴” 的民生難題。展會將展示光伏車棚組件、儲能集裝箱、智能快充樁,并提供定制服務 —— 根據城中村人口規模、電動車數量、閑置空間設計方案。
同期論壇將發布《城中村 AI 充電光儲一體化技術規范》,明確安全事故發生率≤0.1%、綠電使用率≥30% 等要求。現場測試顯示,傳統充電模式年安全損失超 45 萬元,新系統年綜合收益增加 50 萬元,安全與效益雙提升。對城中村,該系統可保障充電安全、降低居民成本;對變壓器企業,能拓展民生能源細分市場;對海外客戶,可參考城中村綠色改造的中國方案。2026 年 6 月上海,這場展會將為民生能源升級提供創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