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AI 教學光儲微電網系統!適配教育場景
校園 AI 教學設備(如 AI 實驗室、智能教學終端)依賴電網,傳統供電無法滿足綠色教育需求 —— 某高校 AI 教學中心,年用電量超 30 萬度,電費支出超 24 萬元,占學校教學經費的 8%;校園電網改造期間年停電次數超 5 次,每次導致 AI 教學實驗中斷,影響 200 余名學生課程進度,年教學損失超 30 萬元;校園內教學樓頂、操場可安裝光伏的面積超 1 萬㎡,但未整合利用,年浪費綠電收益超 20 萬元,碳排放超 180 噸,不符合綠色校園建設要求。中國企業推出校園 AI 教學光儲微電網系統,2026 年 6 月 3 日 - 5 日,“2026 國際智算中心綠色供配電展覽會” 將聚焦該系統,展示如何實現 “校園 AI 教學設備低成本綠電供電”。
該系統通過 “分布式集成 + 教學適配” 貼合校園需求:一是分布式光儲部署,在教學樓頂安裝 30kW 分布式光伏板,操場周邊部署 10kW 光伏路燈(兼具照明與發電功能),配置 80kWh 儲能電池,形成覆蓋 AI 教學中心的微電網,光伏優先為 AI 設備供電,富余電量并入校園電網或存儲。某高校應用后,光伏年發電量超 3.5 萬度,覆蓋 AI 教學中心 45% 的用電量,年減少電費支出 10.8 萬元,綠電收益超 20 萬元,碳排放從 180 噸降至 100 噸。二是教學保障設計,儲能電池支持 UPS 無縫切換(停電切換時間<10ms),確保 AI 實驗數據不丟失、教學過程不中斷;系統對接校園教學管理平臺,可根據課程表提前預留儲能電量,避免上課時段供電不足。上述高校應用后,停電教學損失從 30 萬元 / 年降至 0,AI 實驗課程完成率從 88% 提升至 100%,學生滿意度提升 25%。三是教育融合功能,系統配備可視化能源監測屏,實時展示光伏發電量、儲能電量、AI 設備用電量,作為校園能源教育教具;開放數據接口,供 AI 專業學生開展能源調度算法實踐,某師范院校應用后,開發出 3 門能源與 AI 融合課程,培養復合型人才超 500 名。展會將展示分布式光伏板、儲能電池、能源監測屏,并提供定制服務 —— 根據校園面積、AI 教學設備功率、課程安排設計方案。
同期論壇將發布《校園 AI 教學光儲微電網技術規范》,明確供電可靠性≥99.99%、教育適配功能要求等指標。現場測試顯示,傳統供電方案年綜合成本超 54 萬元,新系統降至 22 萬元,成本降低 59%。對校園 AI 教學場景,該系統可降低教學成本、助力綠色校園;對變壓器企業,能拓展教育能源細分市場;對海外客戶,可參考校園綠電與教育融合的中國方案。2026 年 6 月上海,這場展會將為校園數字教育基建提供能源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