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植物新品種權落地 14 項,李杏育種成果豐碩
近日,一批自主選育的李杏品種憑借突出的創新性與實用性,累計斬獲 14 項國家 “植物新品種權” 授權,另有 8 個品種通過國家、省級果樹新品種審定(登記 / 認定)。這一系列成果不僅標志著我國李杏育種領域再添質量 “新種源”,更為果業高質量發展注入關鍵動能。
這些獲獎品種的研發,依托于西安豐園果業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 200 多畝現代化育種園區。該公司從 300 多份國內外李杏種質資源中篩選質量基因,經過數年田間試驗、性狀觀測與優化培育,終推出 “豐園星杏”“西佳李”“豐園 5 號杏” 等系列特色品種。從實際種植表現看,這些新品種在抗逆性、產量穩定性與果實品質上均實現突破 —— 既能適應北方多區域氣候,降低病蟲害影響,又能讓畝產較傳統品種提升 10%-15%,果實糖度、果肉硬度等指標也更契合市場需求,上市后迅速獲得種植戶與收購商認可。
國家 “植物新品種權” 作為品種創新性、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的認證,為這些質量品種的推廣提供了法律保障。值得關注的是,相關研發主體并未止步于品種創新,更注重全鏈條品質把控 —— 其培育的李杏桃產品已連續 15 年獲國家 “綠色食品” 認證,從育種源頭到生產環節,構建起嚴格的品質管控體系,實現 “科技育種” 與 “綠色安全” 的雙重保障。
目前,這些獲權品種已逐步在陜西、甘肅等西北區域推廣種植,不僅幫助種植戶優化種植結構,還帶動當地果業產業鏈升級。未來,隨著更多質量品種的研發與轉化,將進一步推動我國李杏產業向高附加值、標準化方向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