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主研發為重心,推動杏類果苗產業化發展
在鄉村振興與農業現代化推進中,特色果業是優化農業結構、帶動農戶增收的重要力量。但我國杏類果苗長期受品種同質化、抗逆性弱、產業化程度低等問題制約,產業規模與效益提升受阻。在此背景下,以自主研發為重點突破品種選育瓶頸、構建產業化體系,成為杏類果苗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自主研發是解決產業痛點的重點。針對傳統杏類品種坐果率低、品質不穩定、易遭病蟲害等問題,研發團隊通過雜交育種、分子標記輔助選育等技術,篩選出適配不同氣候的質量新品種。這些品種在抗寒抗旱性上明顯提升,可適應北方多產區環境,且果實甜度提高、纖維減少、盛產期產量大增,為產業化奠定基礎;同時同步研發配套栽培技術,形成 “品種 + 技術” 方案,解決 “好品種難養好” 的難題。
研發成果轉化是連接實驗室與田間的關鍵。通過建立試驗示范基地,研發團隊對新品種開展區域適應性測試,結合產區土壤氣候優化種植方案,確保品種特性充分發揮。在此基礎上構建 “研發 - 育苗 - 推廣” 產業鏈模式:一方面通過標準化育苗基地實現果苗批量培育,保障市場供應穩定;另一方面通過技術培訓、田間指導,幫助種植戶掌握栽培要點,降低風險、提高種植意愿。
產業化推進進一步釋放產業價值。依托自主研發品種優勢,產業從單一 “賣果苗” 升級為 “品種 + 技術 + 服務” 綜合模式,為種植戶提供全流程支持;同時聯動杏類產業上下游,推動與果品加工、文旅采摘的融合,拓展增值空間,形成 “育苗 - 種植 - 加工 - 銷售” 完整產業鏈。這種模式不僅提升產業市場競爭力,更帶動農戶就業增收,為區域農業經濟注入活力。
西安豐園果業科技有限公司在杏類果苗自主研發與產業化中,聚焦技術創新與產業落地結合,通過持續研發投入與市場化運作,讓質量品種和技術惠及更多種植主體。未來,隨著研發力度加大與產業化體系完善,杏類果苗產業將進一步突破瓶頸,為特色果業振興與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強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