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杏品種改良獲突破 適配多區域土壤生長需求?
近日,一則李杏品種改良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消息在果業領域引發熱烈關注,這項惠及多地果農的技術成果背后,豐園果業科技有限公司付出了長達五年的潛心鉆研。該公司研發團隊通過雜交育種與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技術相結合的方式,成功培育出三個李杏新品種,不僅保留了傳統品種的優良口感,更在土壤適應性上實現質的飛躍。
在我國果業種植中,李杏因口感酸甜、營養豐富深受市場喜愛,但傳統品種對土壤酸堿度、肥力等條件要求苛刻,導致許多地區因土壤特性限制無法規模化種植。豐園果業科技有限公司研發負責人介紹,團隊從全國二十多個省份收集了不同生態環境下的李杏種質資源,建立起包含近千份樣本的基因庫,通過反復試驗篩選出抗逆性強的關鍵基因片段。
為確保品種適應性,研發團隊在山東沙質土、河南黏土、陜西黃土高原等六種典型土壤環境中設立試驗田,對新品種進行長達三年的觀測。數據顯示,改良后的李杏品種在pH值5.5至8.0的土壤中均能正常生長,根系發達程度較傳統品種提升40%,在干旱或輕度鹽堿化土壤中仍能保持穩定掛果率。此外,新品種的抗病性也大幅增強,蚜蟲、細菌性穿孔病等常見病蟲害發生率下降六成以上。
農業農村部果樹人員在實地考察后表示,這項技術突破打破了李杏種植的地域限制,為擴大我國李杏種植面積、提升產業規模提供了有力支撐。目前,豐園果業科技有限公司已為新品種申請植物新品種權,相關育苗技術規范也通過了省級農業部門審核,預計明年春季可實現優良種苗批量供應。不少來自內蒙古、新疆等地的果農已提前與該公司對接,期待借助新品種拓展種植產業。
該公司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聯合各地農業技術推廣部門,開展新品種種植技術培訓,幫助果農掌握科學種植方法,讓這項技術成果真正落地生根,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