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安寺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煥新開業!這些新亮點暖心又便捷
**近,路過北京西路1828號的居民會注意到一個變化——靜安寺街道行政服務中心已煥然一新,正式亮相。作為上海較早街鎮級行政服務陣地,這個“***客廳”以全新面貌迎接每一位居民。
靜安寺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受理中心”)也正式入駐,成為“融易辦,真的容易辦”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變化不僅意味著辦事地點的更新,更標志著一場政務服務升級的***開啟。
Part.1、硬件設施升級
從“分散辦”到“一站辦”的智慧蝶變
走進明亮通透的受理中心,一種溫馨舒適的感覺油然而生。不同于普通的辦公點搬遷,靜安寺街道行政服務中心匯聚了街道的“四中心一所一隊”,實現了從“分散辦理”到“一站式服務”的蛻變。
空間重構,效率倍增
靜安寺街道行政服務中心創新采用“垂直服務”模式,將相關部門集中在一棟4層建筑內,實現“一樓辦事、樓上辦公”的智慧布局。這種設計讓需要跨部門協作的業務不再需要**來回奔波,真正實現了“進一扇門,辦所有事”。
科技賦能,智慧便捷
在受理中心辦事大廳,一個個小巧的NFC感應標簽格外引人注目。這是靜安區將NFC近場通信技術融入***辦理的創新舉措。居民只需用手機“碰一碰”,就能辦理就業、社保、醫療等20項高頻事項,實現“全設備適配、零門檻操作”。
細節處見真章
受理中心特別配備了愛心媽咪小屋、無障礙適老化衛生間、復印機、社保卡居住證等證件照拍照機等便民設施。就連排隊等候區的座椅都經過精心設計,既舒適又便于交流。這些看似微小的細節,卻讓前來辦事的居民感受到感受政務服務的溫度。
Part.2、服務理念升級
從“能辦事”到“辦好事”的溫暖轉型
“地方換了,硬件升級了,服務理念也要更新。”
靜安寺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負責人于飛深有感觸地說:“現在受理中心服務事項達200項,我們每天都在思考:怎么用心處理每位居民的需求?如何換位思考解決問題?當我們幫老百姓解決實際問題時,我們自己內心很快樂,老百姓也很快樂。”
近日,受理中心收到了兩面錦旗,老人緊緊握住工作人員的手,連聲道謝:“沒想到幾十年前的事情還能解決,真是太感謝你們了!”
原來,這三位老人年輕時跟隨母親響應號召支援外地建設,如今年事已高,渴望落葉歸根。在辦理回滬定居手續時,卻因歷史原因遇到戶籍證明問題。
為了避免老人們來回奔波,受理中心立即聯動民政、勞動兩個辦公室組建專項工作小組,**終找到關鍵證明材料,圓了老人們期盼多年的心愿。
這段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團圓夢得以實現
正是源于受理中心工作人員
主動作為、為民解憂的服務意識
而這種溫情服務的意識
也深深植根于中心的各項創新設置中
“靜鄰暖心屋”,溫暖的避風港
在辦事大廳一角,那個名為“靜鄰暖心屋”的**空間,成為了化解焦慮的“情緒療愈室”。經過專業培訓的工作人員懂得如何用溫暖的話語安撫辦事遇阻的居民情緒。“有時候,一個理解的眼神、一句暖心的話語,就能化解居民心中的疙瘩。”工作人員這樣說道。
靜鄰幫辦“就近辦”,織密政務服務網
如今,靜安寺街道的“靜鄰幫辦”服務已在11個居委會***落地生根。每個居委會的首問接待臺上,都配備了智能雙屏一體機,受理中心窗口工作人員通過實時視頻連線,與居民“屏對屏”交流,掃描上傳材料,遠程審核確認,讓居民不出小區就能辦成事。
“我剛剛用系統幫一位阿姨辦理居住證,”受理中心工作人員一邊演示一邊說,“通過視頻連線,很快就核實了她的居住信息。”
這套系統現已支持辦理事項近200項,而且服務清單還在不斷豐富,讓更多居民享受到“家門口”的便捷服務。
靜鄰幫辦“上門辦”,打通政務服務***一米
除了“就近辦”,受理中心還推出“上門辦”服務,將***窗口直接“搬到”有特殊困難居民的居所中。
近日,工作人員帶著“移動虛擬窗口”來到孫克仁老年福利院,為臥床的老人辦理醫保條線的長護險期末評估業務。
他們細致講解,耐心協助操作,短短幾分鐘就完成了以往需要到窗口辦理的業務。
這項貼心服務讓年邁居民免去奔波,在養老機構就能輕松辦事,真切感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與溫暖。
從硬件的***升級,到服務理念的溫情周到,靜安寺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正在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代政務服務的深刻內涵。
在這里,“融易辦,真的容易辦”不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化作了每一個工作人員的實際行動,化作了每一位辦事**的真切體驗。
這個煥然一新的“***會客廳”,正以**溫暖的懷抱,迎接每位前來辦事的居民,用專業和溫度書寫著“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生動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