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 AI 實驗室光儲微電網系統!適配科研場景
高校、科研機構的小型 AI 實驗室面臨電力成本高、供電不穩定問題,傳統依賴電網供電,難以滿足科研連續性需求 —— 某高校 AI 實驗室,用于 AI 算法研發與小型模型訓練,年電費超 15 萬元,占科研經費的 12%;因校園電網改造頻繁,年停電次數超 6 次,每次停電導致模型訓練中斷、數據丟失,單次損失超 8 萬元,年損失超 48 萬元;實驗室雖有屋頂閑置空間,但缺乏適配小型場景的綠電方案,年碳排放超 80 噸,不符合校園綠色科研建設要求。中國企業推出小型 AI 實驗室光儲微電網系統,2026 年 6 月 3 日 - 5 日,“2026 國際智算中心綠色供配電展覽會” 將聚焦該系統,展示如何實現 “科研場景低成本穩定綠電供應”。
該系統通過 “輕量化集成 + 科研適配” 精細匹配實驗室需求:一是模塊化搭建,集成 3kW 可折疊光伏板(適配實驗室屋頂不規則空間)、15kWh 長循環儲能電池(充放電循環壽命超 12000 次)與智能能源控制器,整套系統重量只 200kg,無需專業土建,1 天即可完成安裝調試,對實驗室日常運作無干擾。某高校應用后,光伏年發電量約 3200 度,覆蓋實驗室 25% 的用電量,年減少電費 3.8 萬元。二是科研級供電保障,儲能電池支持 0.1C-2C 寬范圍充放電,可匹配 AI 訓練設備的突發功率波動;配置 UPS 無縫切換模塊,停電時切換時間<10ms,確保服務器、GPU 等設備持續運行,避免數據丟失與任務中斷。上述高校應用后,停電損失從 48 萬元 / 年降至 0,模型訓練任務完成率從 85% 提升至 100%。三是智能管理適配,系統支持與實驗室科研管理平臺對接,可根據實驗計劃提前預留儲能電量;手機 APP 實時顯示光伏出力、儲能狀態與設備功耗,方便科研人員動態調整用電方案。某科研機構應用后,通過錯峰用電與綠電直供結合,年綜合節省成本 + 減少損失超 55 萬元,碳排放從 80 噸降至 22 噸,成功入選校園綠色科研示范項目。
展會將展示輕量化光伏板、長循環儲能電池與智能控制器樣品,并提供定制服務 —— 根據實驗室屋頂面積、設備功率與實驗周期設計系統參數。同期論壇將發布《小型 AI 實驗室光儲微電網技術規范》,明確供電可靠性≥99.99%、投資回收期≤4 年等指標。現場測試顯示,傳統供電方案年綜合成本超 63 萬元,新系統降至 8 萬元,成本降低 87%。對小型 AI 實驗室,該系統可降低科研成本、保障實驗連續;對變壓器企業,能拓展科研能源服務細分市場;對海外客戶,可參考小型科研場景綠電適配的中國方案。2026 年 6 月上海,這場展會將為科研場景能源保障提供經濟實用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