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機床開機后,首先要執行的操作是什么?
來源:
發布時間:2025-10-23
一、開機前:必須執行的安全檢查(防止開機即故障)在接通電源前,需先完成以下檢查,這是保障后續操作安全的基礎:電源與急停檢查確認機床總電源電壓是否正常(如 380V 三相電,波動需在 ±10% 以內),避免電壓不穩燒毀系統或電機。檢查急停按鈕(紅色蘑菇頭按鈕)是否處于 “按下” 狀態(緊急停止位置),確保開機后若發生意外可立即停機。環境與周邊檢查工作臺上的雜物(如工具、量具、鐵屑),確保刀具、工件裝夾區域無障礙物,避免開機后軸運動時碰撞。檢查冷卻液、潤滑油液位是否充足(如潤滑泵油位、冷卻水箱水位),不足時需提前添加,防止開機后因缺液導致機械磨損。刀具與夾具預檢查確認刀具是否已正確裝夾在刀庫 / 刀架上,刀柄是否鎖緊(避免高速旋轉時刀具飛出)。若工件已提前裝夾,檢查夾具(如卡盤、壓板)是否緊固,工件是否有松動或超出加工范圍的情況。二、開機通電:按固定順序啟動(保護系統與硬件)完成安全檢查后,按以下順序開機(不同機床可能略有差異,需參考說明書):打開總電源開關先接通機床的主電源(通常在機床側方或配電箱),等待數秒,讓電源模塊預供電穩定。啟動機床控制系統按下機床操作面板上的 “電源啟動” 按鈕(通常標有 “ON”),此時數控系統(如 FANUC、西門子)開始啟動,屏幕顯示初始化界面(約 10-30 秒)。啟動過程中,系統會自動進行硬件自檢(檢測主軸、伺服電機、傳感器等),若有故障(如 “伺服報警”“急停未釋放”),屏幕會顯示報警代碼,需排除后再繼續。三、開機后第一步操作:回參考點(回零,建立機床坐標系)系統啟動完成且無報警后,必須首先執行 “回參考點(Return to Reference Point)” 操作,這是后續加工的基準保障:回參考點的目的機床斷電后,各軸的實際位置會丟失(伺服電機編碼器記憶清零),回參考點是通過撞塊或光柵尺信號,讓各軸回到機床固有的 “機械原點”(廠家設定的基準位置),重建 “機床坐標系”。只有建立機床坐標系,后續調用工件坐標系(G54-G59)、刀具補償等參數時,系統才能準確計算刀具的實際位置,避免因坐標偏移導致碰撞或尺寸錯誤。操作方法按機床面板上的 “回參考點” 模式按鈕(通常標有 “REF” 或 “HOME”)。依次按下各軸方向鍵(如 “X+”“Z+”,車床)或 “X+”“Y+”“Z+”(銑床),刀具會自動快速移動到參考點,到達后軸方向燈會常亮(表示回零完成)。注意:回參考點時,刀具需處于安全位置(遠離工件、夾具),避免移動過程中碰撞。四、后續輔助操作(回零后必須確認)回參考點完成后,還需快速驗證以下內容,確保機床狀態正常:軸運動測試在 “手動” 模式下,緩慢移動各軸(X、Y、Z),觀察是否有異響、卡頓或超程報警,確認伺服系統正常。主軸與冷卻液測試手動啟動主軸(M03 S500),聽主軸旋轉聲音是否平穩,無異常振動。開啟冷卻液(M08),檢查管路是否通暢,噴射方向是否正確。程序與坐標系預核對調用待加工程序,檢查程序名是否正確,查看首段是否包含正確的工件坐標系(如 G54)。核對刀具補償號(如 T0101)對應的刀具參數(長度、半徑)是否與實際一致。總結CNC 機床開機后的操作邏輯是:“安全檢查→按序開機→回參考點→狀態驗證”。其中,“回參考點(回零)是開機后個必須執行的操作”,其作用是建立機床坐標系基準,為后續加工精度和安全提供保障。而開機前的安全檢查則是所有操作的前提,直接關系到設備和人員安全,缺一不可。如何進行CNC機床的開機前安全檢查?詳細說明CNC機床回參考點的操作步驟機床各軸運動異常的原因有哪些?
東莞京雕教育擁有自己的實體工廠,既有教學大綱案例練習,又有每日出貨訂單案例打樣練手,20年行業經驗,開設CNC數控技術班、UG編程班、北京精雕班、車銑復合班、五軸編程調機班、浮雕、吸塑、滴塑技術班等,學會為止安排工作。
我們的培訓模式是產教融合的模式,現有廠地上萬平米,擁有70多臺各種數控設備,包括三菱、發那科、新代、北京精雕、車銑復合、五軸機等先進設備,讓學員能夠在實操練習中獲得更多的技能和經驗,培養真正實用的CNC數控技術人才。
我們的使命是:讓更多的年輕人學到一技之長,讓更多的年輕人生活越來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