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數據中心余熱回收供暖系統!提升能源利用率
AI 數據中心服務器、GPU 運行時產生大量余熱,傳統方案直接通過冷卻系統排放至大氣,既浪費能源又增加冷卻成本 —— 某前線城市 AI 數據中心,擁有 2000 臺服務器與 500 臺 GPU,年產生余熱相當于 800 萬度電,全部通過風冷系統排放,不僅未產生任何價值,還需額外消耗 400 萬度電驅動冷卻設備,年冷卻電費超 400 萬元;同時,該數據中心所在園區冬季需消耗 300 萬度電用于辦公樓、員工宿舍供暖,年供暖電費超 240 萬元,能源浪費嚴重。中國企業推出 AI 數據中心余熱回收供暖系統,2026 年 6 月 3 日 - 5 日,“2026 國際智算中心綠色供配電展覽會” 將聚焦該系統,展示如何實現 “余熱回收利用與能源效率提升”。
該系統通過 “余熱采集 - 熱量輸送 - 智能調控” 的全流程設計,比較大化利用余熱價值:一是余熱采集,在服務器機柜、GPU 機架的冷卻回路中安裝高效板式換熱器,換熱器采用耐腐蝕不銹鋼材質,熱交換效率達 92% 以上,可直接吸收冷卻水中的余熱,將水溫從 35℃提升至 55℃。某北京 AI 數據中心應用后,通過該換熱器年采集余熱相當于 680 萬度電,熱量損失只 8%,遠低于傳統余熱回收設備 15% 的平均損失率。二是熱量輸送,搭建園區級供暖管網,將采集的熱水輸送至辦公樓、宿舍等需要供暖的區域,管網采用聚氨酯保溫材料,熱損耗控制在 5% 以內;同時配備 2 臺 10MW 燃氣鍋爐作為備用,在余熱不足時(如數據中心低負載時段)補充供暖。上述北京數據中心應用后,冬季供暖期(4 個月)內,余熱滿足 80% 的供暖需求,供暖電費從 240 萬元 / 年降至 20 萬元(只用于燃氣鍋爐備用啟動),節省 220 萬元;同時,因余熱被部分吸收,冷卻系統負荷降低 30%,冷卻電費從 400 萬元 / 年降至 320 萬元,額外節省 80 萬元,年綜合節省成本 300 萬元。三是智能調控,AI 算法實時監測數據中心余熱產量(與服務器、GPU 負載正相關)、園區供暖需求(與室外溫度負相關),動態調整換熱器工作效率與管網熱水流量:當余熱產量高于供暖需求時,減少冷卻系統運行功率,優先利用余熱降溫;當余熱產量不足時,自動啟動燃氣鍋爐補充,確保供暖溫度穩定在 18-22℃。某上海 AI 數據中心應用后,供暖溫度波動控制在 ±1℃,數據中心服務器溫度穩定在 22-25℃,未因余熱回收影響設備運行穩定性。展會將展示板式換熱器樣品、保溫供暖管網模型、智能調控平臺,并提供定制服務 —— 根據數據中心的服務器數量、GPU 功率、園區供暖面積設計換熱器規格與管網布局。
同期論壇將發布《AI 數據中心余熱回收供暖技術規范》,明確余熱回收率≥85%、供暖穩定性 ±2℃等要求。現場測試顯示,傳統方案余熱利用率 0、年能源浪費超 1100 萬度電,新系統余熱利用率 85%、年節省能源成本 300 萬元,能源效率明顯提升。對 AI 數據中心,該系統可變廢為寶、降低冷卻與供暖成本;對變壓器企業,能拓展余熱回收服務市場;對海外客戶,可參考能源循環利用的中國技術路徑。2026 年 6 月上海,這場展會將為 AI 數據中心能源高效利用提供新方向。